終結台灣交通亂象 專家抽絲剝繭尋解方

2023-11-30
文章類型 : 房產時事

賀陳旦建議,改善道路要因地制宜,不是中央一套標準全台都適用,應由中央政府協調由大學交通相關科系老師組成專案小組,協助地方政府找出缺失,並提出具體專業建議。

8月20日,民間路權團體發起「還路於民大遊行」,提出五大訴求,期盼2030年時死傷減半,2040年時死亡歸零,朝野總統參選人賴清德、侯友宜、柯文哲、郭台銘都到遊行現場表達支持。

這幾年,台灣每年死於交通事故人數高達3,000人,國外媒體報導台灣是「行人地獄」,加上行人在斑馬線遭車輛撞擊身亡事件一再發生,路權團體提出的第一項訴求就是健全行人設施,包括暢通無阻的實體人行道、提高市區徒步空間占比、優化路口、道路瘦身減車速等。

行政院也快速回應,核准四年新台幣400億元改善道安經費;交通部也宣稱,明年底前全台600處易肇事路口就會優先改善完成。

行政院與交通部的承諾,是否就能扭轉台灣交通環境?



改善道路應因地制宜  協同專家找缺失
前交通部長賀陳旦提出見解,認為應該回到地方自治,只有地方政府才真正清楚轄區所在道路的缺失,道路該如何改善才會更安全,要因地制宜,不是中央一套標準全台都適用,也不是中央給一筆錢就了事。

賀陳旦建議,行政院應邀集交通部、教育部開會,協調由大學交通相關科系老師組成專案小組,協助地方政府找出道路的缺失,並提出具體專業建議,地方政府評估改善所需經費,再向中央申請補助。

交通部研議的《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》草案已由行政院會通過,立法院新會期將討論,草案明訂未來將由行政院成立中央道路交通安全會報,由院長親自主持,並由各級政府編列足夠經費,每四年定期檢討綱要計畫,展現政府徹底改善道安的決心。

賀陳旦說,訂定《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》是政府該做的事,目前道安的主要法令是《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》,偏重在處罰的角度,並不重視如何導正危害交通行為。安全重視的是生命,這是一種價值訴求。他認為,未來如何將《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》的精神內化在處罰條例就很重要,否則只會白忙一場。

但台灣交通安全協會副理事長林志學認為,基本法對實務的執行並無強制規範,實際成效令人存疑。

林志學肯定政府編列四年400億元改善道安,但交通部設定明年底前改善完600個易肇事路口,問題並未真正解決,難道這600個易肇事路口外的其他路口就真的安全?而且未來也還會再有新的路口出現。

林志學說,真正的核心問題是如何依不同的道路,訂出合理的道路安全模組,例如住宅區、商業區、工業區的道路有各別建置的標準,地方政府可依規範組合出最適合當地環境的道路設計,這樣所有道路結構都可以有效調整。


大型車與機車事故多  宜推動車種分流
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李克聰說,基本法應以治本為主、治標為輔。例如,因道路面積有限而造成交通環境不佳的問題,應在基本法中訂出原則,例如莫讓大型車與機車混流,大型車因內輪差等原因,與機車碰撞的交通事故非常多,應讓大型車與機車分流在不同車道,降低轉彎風險。

李克聰說,行政院編列四年400億元,改善人行環境,都只是治標,禁止大型車與機車混流的大改革才是治本,但需要時間,並循序漸進。

李克聰認為,道安會報提高層級到行政院,未來部會間有關交通安全問題的整合、地方政府的執行要追蹤,交通部目前每個月舉行一次的道安說明會有必要增加。他建議每兩週就針對民眾關心的道安改革說明最新進度,每個月公布績效,讓民眾真正感受政府重視交通安全。

交通安全從小札根  考駕照需從嚴
逢甲大學運輸與物流學系教授葉名山說,現有《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》,只有告訴用路人哪些事不能做,否則會被罰,至於交通安全的推廣,交通部由任務編組的道安會負責,力道根本不夠。《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》至少讓交通安全的推廣有確切的法源,政策制定及宣導較能有效對症下藥並長期推動。

葉名山說,交通安全的改善無法一步到位,不過,道安會報從交通部層級提升到行政院,代表行政院重視,但真正的運作仍要看相關部會及各縣市的表現。

他認為,人命關天,安全不應從便民的角度思考,例如人車爭道,考量行人安全,就要讓出行車空間。另外,考照制也應從嚴,從交通事故死傷統計,死傷最嚴重的肇事者,多半是取得駕照前兩年的駕駛人。

葉名山說,交通安全教育一定要從小扎根,現在中小學終於列入課綱中,但要看到成效需要時間,因為從小學到成年出社會,至少也要10年時間。